首批TIR運輸貨物自喀什綜合保稅區始發
1月30日,5輛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外籍貨車自喀什綜合保稅區始發,該批貨物共計81.46噸,貨值約126.7萬元,在辦結海關手續后,經伊爾克什坦口岸順利出境。這是“乙類乙管”后,中國首批TIR運輸貨物,也是從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的首票TIR運輸貨物。該批貨物將由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后,最終到達保加利亞。
TIR是建立在聯合國公約基礎上的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TIR貨物辦理通關手續時,沿途各國海關只需核對TIR證信息、檢查車輛海關封志,原則上不開箱就可直接放行,尤其適合電商貨物、危險品、精密儀器等對運輸安全及時效要求較高的貨物。企業不需要繳納巨額的過境擔保金,既減少了貨物在口岸滯留時間,也降低了企業運輸成本,極大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我國于2016年正式加入TIR公約。目前,全球已有76個TIR公約締約國,其中大多數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
喀什綜合保稅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地委、黨工委擴大會議精神,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助力物流企業探索TIR模式下國際物流運輸新模式,推動物流集聚,“做大蛋糕”,充分發揮出喀什區位優勢,助推喀什打造“公路、鐵路、航空”三位一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責任編輯:
相關新聞